閱讀心得|丟吧!成為更好的自己 – 從環境到心境,39個讓人生煥然一 新的斷捨離整理術 山下英子

斷捨離就是「減法解決法」,也就是「減法的美學」。
透過放棄東西,讓心情獲得解放,進而使我們隨時保持神清氣爽的一種生活方式。

作者山下英子告訴我們,物品雖然只是以肉眼可視的實體形象存在於世界,但是每個人都會將自己的情感加諸在物品上,使物品成為「東西+感情」的集合體。也因為如此,放棄一件物品也是將賦予物品的感情一併放手,讓自己可以專注在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。

斷捨離就是藉由物品展開一場「尋找自己」的旅程,也是深入了解自己、實踐自我探訪的方法。

儲存大量物品的心理狀態,源自於恐懼。通常有三種心理狀態:逃避現實、執著於過去、對未來不安。

 


 

這本書裡提出39個日常生活中的斷捨離Tips,當然不是每個都一定符合自己的現況,但是其中一定有一些說中你的想法。畢竟現代人每天不管是出門或是滑手機,都面臨非常多購物的誘惑,購物已經成為宣洩壓力的出口和犒賞自己的獎勵方式,所以不管再會收納整理的人,多少都還是會面對斷捨離的功課。作者並非主張一味丟棄不要消費,而是面對自己和物品的關係,將無用的物品丟掉,保持家中的新陳代謝循環,家居空間裡的能量氣場也會更順暢。

不過其實斷捨離實在是知易行難的一件事,儘管知道這樣做能夠讓身心更加順暢,但執行起來卻不容易,因為要面對每樣物品的去留作出各種選擇,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。

 


 

作者提出二大挑選物品時斷捨離的基準:
1、重要的軸心是「自己」:必須弄清楚每一件物品,是否能在我們的生活中,充分發揮功能。就算是「還可以用的東西
2、時間的軸心是「現在」:現在沒有使用的東西,就不可能變得「總有一天」用得到。現在不需要的物品,「最近」也不可能會需要。

減少東西的決定可以由以下三個步驟去思考:
這件物品是否必要?
這件物品是否適合?
這件物品是否讓我感到快樂?

 


 

本書提出一些讓我們思考自己與物品間關係的面向,透過釐清自己與物品的關係,可以更好的整理出自己想要的環境和生活,很多是原本我沒想過的角度。作者山下英子是斷捨離的始祖,她的經典之作就是「斷捨離」這本書,她提出這個概念以後,已經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。本書可以算是比較精簡的版本,有別於斷捨離的觀念說明,這裡從實務上提出39個讓人生煥然一新的整理術。整理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既苦惱又不擅長的事情,看完這本書以後會覺得家裡超多東西都符合作者所說的丟棄原則(苦笑)。比如價格很貴而捨不得丟,但實際上根本不會再穿的洋裝,或是完全不需要但又無法下手丟棄的紀念品,原來其實都是瓜分家中寶貴空間的因素。我一直覺得家裡空間很小,不過細細看完才發現,原來有很多不必要、不適合、看到以後也不會快樂的東西都還堆在家裡,這也是不滿意居住現況的表現。

如果你對丟棄物品有困難,不妨也來看看這本書,作者的觀點會帶給你蠻多的收穫。

 


 

更多JJ的閱讀心得分享

 

JJ
JJ

歡迎來到我們一家三口的育兒奇幻之旅
爸比(小先)+媽咪(JJ)+兒子(小豬寶)
You are our best adventure

文章: 443

留言給JJ旅行私吧台